關於二峰圳的兩三事
- 歷史背景與建設:二峰圳建於1921年至1923年間,由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設計。這個灌溉系統是為了解決屏東平原四季降雨不均、冬季無水灌溉的問題。二峰圳的名稱來自當時台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「山本二峰」。
- 技術特色與創新:二峰圳的技術特色在於其地下堰堤和集水廊道系統。堰體深埋於河床下,不影響河道地形,利用重力輸水,不需耗電。此外,水質經過砂礫層過濾,清澈可飲。這種設計不僅節能環保,還能有效保護生態。
- 現代意義與永續發展:現代來看,二峰圳仍然是水資源永續利用的典範。屏東縣政府也在推動類似的伏流水工程,以應對未來的水資源挑戰。二峰圳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對現代水利工程有著重要的啟示,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遷背景下。
走讀二峰圳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iljevavav
屏東觀光圈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gopt.com.tw/
走讀二峰圳
以前來二峰圳就只是玩水,這次來走讀二峰圳,讓我更瞭解融合了自然、人文與科技的精采故事。
▲▼首先,我們來到了來義大橋集合。
▲橋旁的雕刻很有風格。
▲▼▲來義大橋旁有條小徑,路旁有間原住民風格的涼亭。
▲涼亭上有二峰圳的解說,還有提供日文與英文版本。
▲二峰圳的歷年紀事。
▲涼亭內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資訊。
▲但還是由在地族人來解釋比較清楚,而且有問題的話,也可以即時問答,這是還有在運作的方形進水塔,可以維修人員進出堰堤。
▲眼前所見的溪流即是林邊溪。林邊溪發源自南大武山南麓,一路蜿蜒流經泰武鄉、來義鄉、新埤鄉、佳冬鄉,最後在林邊鄉注入台灣海峽。而二峰圳的梯形堰堤就是在這裡,貫穿林邊溪底下而過。
▲可以參考示意圖。
▲▼為了怕遊客搞不懂,還做了個模型供大家參考,真是厲害了!
二峰圳的歷史背景
二峰圳位於屏東縣來義鄉,建於1921年至1923年間,由日本水利技師鳥居信平設計。這個灌溉系統是為了解決屏東平原四季降雨不均、冬季無水灌溉的問題。二峰圳的名稱來自當時台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「山本二峰」。
二峰圳工程目的
二峰圳的主要目的是收集林邊溪上游的伏流水,並通過地下堰堤和渠道系統將水引至下游田地,灌溉超過3000公頃的農地⁴。這項工程不僅解決了當地的灌溉問題,還提供了穩定的飲用水源。
二峰圳技術特色
二峰圳的技術特色在於其地下堰堤和集水廊道系統。堰體深埋於河床下,不影響河道地形,利用重力輸水,不需耗電。此外,水質經過砂礫層過濾,清澈可飲。這種設計不僅節能環保,還能有效保護生態。
二峰圳文化意義
二峰圳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,還具有深厚的文化意義。它象徵著台日合作的歷史,並見證了當地原住民與外來技師共同努力的成果。二峰圳的建設過程中,動員了大量排灣族人,這些人力投入也成為當地社區發展的重要一環。
二峰圳現代意義
現代來看,二峰圳仍然是水資源永續利用的典範。它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對現代水利工程有著重要的啟示,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遷背景下。屏東縣政府也在推動類似的伏流水工程,以應對未來的水資源挑戰。
部落文化牆
認識完二峰圳後,我們由方形進水塔往明渠圳道前往,路上可以看到各種植物與在地族人雕刻的文化牆。
▲目前的喜樂發發吾部落居民,主要來自舊來義、舊望嘉與舊丹林等部落,在遷徒過程中,是帶著舊部落的梁木、石板,並且保留了對太陽神的崇拜。
▲▼可以在牆上看到部落居民的遷徒過程。
▲▼這浮雕不僅展示了排灣族的建築技藝,還讓我們更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。
喜樂發發吾森林公園
名稱由來
公園的名稱「喜樂發發吾」來自排灣族語「Siljevavav」,意為「向上」。這個名字象徵著團結合作和奮發向上的精神。
歷史背景
這片土地原本是一片荒棄的林班地,經過當地居民的努力,於2002年整頓成為現在的森林公園。公園內設有鳥居信平的銅像,以紀念他對二峰圳的貢獻。
自然生態
公園內擁有豐富的植物和動物生態,珍貴樹群林立,吸引了各種鳥類、蝴蝶和昆蟲。這裡也是進入台灣第一座古道「崑崙坳古道」的入口之一。
文化特色
公園內展示了排灣族的傳統建築,如石板屋和穀倉。這些建築不僅展示了排灣族的建築技藝,還讓遊客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。
▲這裡被稱為網美牆,不管怎麼拍都好看哦。
活動場地
公園內設有階梯、平台和司令台,是部落舉辦活動和演出的場地。可以在這裡參加各種文化活動,感受排灣族的熱情和活力。
二峰圳明渠圳道
明渠圳道也就是玩水的地方,全長總計有2582公尺,水道兩側皆為卵石與大礫石所砌,假日遊客滿滿,原本寧靜的部落,從原本的抗拒,到現在也都陸續做起生意來了。
▲▼二峰圳出水口分成兩道,一邊是做灌溉用,不可以下去玩水,另一邊則可供遊客戲水。
▲▼清澈見底的圳水,還可以看到游來游去的魚兒,聽說把腳靜置水中兩分鐘,就會有魚來吃腳皮了,哈。
▲注意事項請詳讀。
排灣族傳統點心手作體驗
二峰圳走讀完後,感覺肚子也有點餓了,安排手作體驗就上場囉!
▲今天做的傳統點心,是芋泥球與地瓜球,號稱「地拉米蘇」,以前主要是用芋頭做的,但怕有人吃芋頭過敏,現在也提供地瓜製作。
▲分成兩組,個人愛吃芋頭,所以分在芋頭組,話說芋頭真的很難搗呀,搗到後來會黏住,需要一些小技巧來處理,而且今天也學到了如何快速芋頭去皮的眉角。
▲導覽教我們怎麼搗芋頭,男女的姿勢有別哦,這是男生的動作比較粗魯,女生則是比較含蓄一些。
▲▼再灑上花生粉與黑糖,還是供現吃與外帶服務呢。 😁😁😁
▲結束今天的走讀行程,來比個二峰圳的手勢拍照紀念,就是先比YA,然後倒過來,有二跟水流的意思,很像蜘蛛人的手勢。
走讀二峰圳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iljevavav
屏東觀光圈官方網站:https://www.gopt.com.tw/
留言列表